查看原文
其他

河南的这座古都,地下叠摞着六座城

CNG 中国国家地理 2019-04-07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地下3-12米处摞着6座城

3座国都

2座省城

1座中原重镇

至今仍未展露全貌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8月,摄影/殷鹤仙


  黄河,悬着流  


黄河,是一条母亲河

孕育了中华民族,传承了历史的风风雨雨

黄河,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

黄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肤

以及传说中的中国龙

这一切黄色表征

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大河升华为圣河

《汉书·沟洫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

“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黄河为宗。”


黄河与黄土高原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10月


黄河夹沙量大

每年将约16亿吨泥沙的四分之一

堆积在下游坡降不大

水流平缓的下游河床之中

为了防止水害

两岸大堤随之不断加高

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


《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8月

铁塔因远看通身似铁而得名,原建在一座名为夷山的土山上,塔身高55.88米。后随着黄河屡次泛滥,昔日的土山连塔基座均被淤埋地平面以下。如从地下塔基座算起,该塔高60多米,居我国现存琉璃塔之首。


“人在河底走,抬头见帆船”

人们将这种加之人工干预的奇观称为“悬河”

颇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


形成悬河有3要素:

①丰富的泥沙,上中游携带来丰富的泥沙是悬河形成的物质基础

②开阔的空间,下游开阔低平的地形为悬河的形成提供了必需的空间

③人类活动,筑堤修坝,使悬河的形成成为可能


悬河河床一旦淤积抬高到一定程度

就决口、改道

历史上曾周而复始


 开封,地下叠着六座城


开封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

先后有夏朝,战国时的魏国

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

宋朝,金朝等相继在此定都

被誉为八朝古都


《清明上河图》中的街市景观

——北宋东京城的城市格局被沿用到明清

至今在一些城镇都能看到当时城市风貌的影子


《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8月


开封周围地势坦荡

不像长安、洛阳、北京等都有天然屏障

因此只能修筑城墙与护城壕沟用以防卫

北宋东京被外城、内城和皇城

被三重城墙和3道护城河紧紧围绕

这在中国都城史上是少见的


外城南北相距约为7.5公里

东西相距7公里

全城面积约合52平方公里


内城城门名称

一般是根据它通向的某一地名加以命名

如向西通往郑州的是郑门

向北通往酸枣县的是酸枣门

向东通往宋州的是宋门

向南通往陈州的是陈州门

外城城门的命名方式与内城相同

为了区别起见

外城的城门名前又加一“新”字

如新郑门、新宋门


黄河就像悬在开封人头上的一把利剑

它曾经给开封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金明昌五年(1194年)至1994年

800余年

黄河在开封境内决溢达338次

约平均每两年决口一次

使开封城15次被洪水围困

7次洪水进城

数次遭遇灭顶之灾

最严重的一次死亡人数达35万


即便如此

开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

城市中轴线几乎从未变动的都城

黄河几经决堤

开封就几度拔地而起


《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8月


最下面的城池——魏大梁城

在今地面下10余米深

唐汴州城埋于地下10米左右

北宋东京城距地面约8米深

金汴京城约6米深

元汴梁城约6米深

明开封城约5米深

清开封城约3米深


除战国时期的大梁城

位居今开封城略偏西北外

其余几座城池

其城墙、中轴线几乎都没有变化

形成开封独有的“城摞城”奇观


《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8月,摄影/姜平 丘刚 赵孝斌等


上图右上角的龙亭

是在原北宋皇宫的遗址上

建造的一座明清时代的大型宫殿式建筑

1981年在龙亭前潘家湖底清淤过程中

发现了明周王府遗址

并进而引导出开封“城摞城”的考古奇观


叠罗汉似的城摞城遗址

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都属罕见


 为什么不搬迁? 


《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8月,摄影/姜平 丘刚 赵孝斌等


开封屡遭灭顶之灾

以致形成“城摞城”、“墙摞墙”、

“门摞门”、“马道摞马道”的现象

图西门北侧的“马道摞马道”遗迹

三个红点分别代表三层马道的层位


近800年黄河在开封附近泛滥

使开封古城淤埋在在数米厚的黄河泥沙中

尚未挖掘的古迹保存情况未知

且如果大规模挖掘宋城

势必要破坏叠压在上面的明代和清代城址

这种破坏性挖掘是考古学中的一大禁忌

六座叠城至今仍未展露全貌


我不禁有个疑问:

是什么力量

使得开封人在与黄河的较量中

上演一幕幕“屡淹屡建”的故事?


《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8月


开封城周围

没有其它城市能够与之相比

或具有比开封更优越的建城条件


如上图

古代城市规模很小

郑州的交通条件虽然优越,位置却太靠西

不利于对东方的控制

商丘地势低于开封,易遭水害

大名府在历史上的地位不亚于开封

曾有条件与之竞争

但是五代、北宋定都开封,大名地位下降

特别是金朝以后

大名被隔在黄河之北

而黄河北决也破坏了大名的复兴

黄、淮之间再无其它城可与开封相提并论


此外,尽管曾屡遭水淹

但古代开封城墙内的建筑物

在水灾之后不会片瓦无存

那些具有高台基址的建筑物

如宫殿、坛庙、寺塔、城墙,可以继续沿用

也为城市在水害之后的复兴保存了基础

也就是说

以“城摞城”的方式修复旧城

可以大大节省成本


话题


从五代时期四个王朝相继建都于开封

尤其是北宋东京城以

“富丽甲天下”而冠名于世

以至后来金代移都开封

使人们形成了这样一个传统理念:

开封是一个王气很盛的城市

是块不能轻易放弃的宝地


对于悬河 / 开封 / 地下叠城

你怎么看?
留言区见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
《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8月刊 撰文/李雪梅

《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10月刊


-  END  -

撰文 · 编辑 / SALT


别错过

毕业了,拿什么铭记青春

跟着地理君,在C位玩出不同

但愿我是,你的夏季

“天神的后花园”关闭了

最新清单,中国37个世界地质公园

以山为「铭」,14座8000米级高峰



黄河复去来,开封“城摞城”

常山“金钉子”:为地球王朝断代

澎湖群岛:海峡里的驿站

澜沧江畔“种”盐人

封存600年的古建民俗之城——隆里

……

更多精彩尽在这期杂志  ☟



限时折扣

《中国国家地理》

2002年8月电子刊

9.9 ¥30  


* 截止到5月23日24:0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